日前,央视频发布的一则有关台风“摩羯”的天气预报引发全网关注,因其充分运用了“虚幻引擎+XR+虚拟演播室”技术,营造了台风天气下的临场感。画面里,上一秒主持人还在大屏幕前播报天气,下一秒主持人走到一边,外面是街道的狂风骤雨,一顶伞拔地而起,主持人拿起伞,伞就被街道外的狂风地吹走了;还有随着播报,一棵树就被风吹倒,“砸进”演播室,配合主持人的生动播报, 观众仿佛亲身经历台风现场;又一转场,主持人已经从室内来到了“室外”,为观众展示不同深度积水的情况等等。
其实早在2022年,各家媒体就轮番展示了自家的XR、虚拟演播室、数字人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在当年的全国两会上,新华社一度将自家记者的数字人投送到了空间站里与王亚平“对话”,引发热议。如何运用好XR和虚拟演播室技术,一是场景的选择极为重要。此前,媒体在运用此类技术时大多用于重大主题报道,而像天气预报这些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应用较少。二是具备传播力的产品形式极为重要。好的技术要与具备传播力的产品结合才能产生影响力。央视频此次发布的天气预报短视频,仅在“央视频”微信视频号就实现了点赞、转发双双破10万的传播效果。三是二次创作、传播极为重要。媒体要善于借力网友二创、共创,注重社交媒体平台的二次传播,甚至是海外媒体平台的传播。此次央视频的技术应用就火到了海外,成为良好的外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