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DU应支持与莆田在网数码、中兴、康特、未来、华为OLT兼容;并可以通过OLT远程到MDU进行管理。 2、MDU应支持基本的MAC地址交换,支持MAC地址的动态学习功能;MAC地址学习速度不小于1000个/秒,建议支持线速学习;MDU的单播MAC表容量不低于8K个;MAC老化时间可配置。MDU 应支持1526字节帧的转发。 3、MDU应支持IEEE 802.1Q协议。MDU应支持针对用户物理端口划分VLAN,应支持VLAN透传、VLAN标记/去标记、VLAN转换、VLAN Trunk操作等功能。MDU的用户侧接口支持4K个VLAN ID的VLAN Trunk功能,范围为1~4094。 4、MDU应支持IPv6感知(IPv6 Aware)功能。包括基于IPv6的业务流分类、优先级标识、QoS队列调度、用户接入线路(端口)标识、组播等。设备应支持通过IPv6承载SNMP协议。 5、建议支持基于VLAN端口的访问控制/策略控制(在VLAN端口下,根据MAC、IP地址等进行访问控制);建议MDU支持入方向的访问控制/策略控制。 6、MDU应支持基于SFF-8472/SFF-8077i的光模块数字诊断监测接口功能,提供对光模块工作温度、供电电压、偏置电流、发送光功率和接收光功率等参数的监控。接收光功率在-30dBm到~10dBm范围内的测量精度应优于±2dB。 7、OLT应支持数据包的性能统计功能。MDU应支持在MDU PON接口和以太网口分别进行统计。OLT的性能统计默认关闭,根据需要可以打开/关闭MDU的性能统计功能,MDU性能统计周期缺省取值为15分钟,应可灵活配置。 8、为解决ONU PON口光模块异常发光问题,并为光链路诊断提供手段,ONU应支持在OLT控制下关断或开启其PON口光发送机电源的功能,其光模块的发送机(Tx)与接收机(Rx)应具有独立的电源。 9、当EPON系统仅承载以太网/IP业务时,PON接口上行方向的吞吐量应不小于900Mbit/s(64Byte到1518Byte之间的任意包长),PON接口下行方向的吞吐量应不小于950Mbit/s(任意包长)。 10、当EPON系统仅承载以太网/IP业务时,在业务流量不超过该系统吞吐量的90%的情况下,其上行方向(UNI到SNI)的传输时延应小于1.5ms(64Byte到1518Byte之间的任意以太网包长),下行方向(SNI到UNI)的传输时延应小于1ms(任意以太网包长)丢包率。 11、当EPON系统仅承载以太网/IP业务时,在特定流量下(吞吐量的90%)的以太网业务的长期(24小时)丢包率应为0。 12、应能对DBA参数进行配置,如Queue Set数量、各队列的报告阈值。 13、应支持远端软件/固件升级。 14、MDU可配置管理IP地址,可通过OLT进行远程管理。 15、应能通过指示灯指示MDU的故障,不同的故障原因对应不同的告警信息,故障事件恢复后,相应告警信息应能自动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