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与国家宪法日
发布时间:2022-12-04 作者:福建广电网络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为什么设立国家宪法日?我国宪法都有哪些内容?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宪法的基本常识。
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通过的?
我国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
我国的宪法日是哪一天?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 今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第九个国家宪法日。
我国现行宪法主要规定了哪些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历经五次修正后,除“序言”外,共四章143条。第一章是“总纲”,第二章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是“国家机构”,第四章是“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宪法具有怎样的法律地位?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并且,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第五条第四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